投稿须知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投稿须知
        1.《吉林建筑大学学报》是吉林建筑大学主办的以工程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
        2. 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2.1 请遵守学术规范和准则,勿一稿多投,在稿件中勿出现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内容。凡被海内外正式出版物公开发表或录用的稿件本刊不再受理。本刊录用文章的知网查重率不能高于10%
  
2.2 作者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稿件不得涉及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社会、文化等秘密。
  
2.3 作者向本报投稿,意味着在稿件被录用后作者同意把该文的版权(含光盘、网络等各种介质)转让给本报编辑部。稿件必须符合本刊内容及格式规范要求。投稿时,请在本刊采编系统“下载中心”端口中下载“著作权转让协议书”,所有作者签名后,扫描上传至投稿系统。
  
2.4 作者请登陆《吉林建筑大学学报》网站https://jljz.cbpt.cnki.net/portal,在《吉林建筑大学学报》稿件采编系统中注册后投稿,不接收其他方式投稿。在系统注册时,请准确填写作者信息(投稿时请写全所有作者信息及基金项目支持情况),注册和投稿完成后可在线查询稿件的进展情况。在本刊采编系统上传“原稿(盲审稿)”或“修改稿(盲审稿)”时,要删除作者和单位(包括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和单位)信息;上传时先上传“原稿全文”,再上传“原稿(盲审稿)”,电子稿件只接收Word文档,不要上传PDF等其他格式的文档。来稿要求主题明确、结构严谨、数据可靠、文字简练。
  
2.5 本刊实行三审三校制度,实行严格的双盲专家审稿机制。
  
2.6 文章题名是能反映论文中特定内容的恰当、简明的词语的逻辑组合,一般不超过20字。
  
2.7 文章题名后应列出全部作者及单位,并标注出通讯作者。第一作者须是硕士研究生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及以上),通信作者必须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且所在单位须为省属本科以上高校或国家级研究所;第一作者为在读硕士研究生的,导师须为通信作者。
  
2.8 原则上,本刊录用文章需要有省级及以上基金项目支持。
  
2.9 中文摘要一般以300字左右为宜,摘要内容包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过程和方法、结果和结论。文章标注38个关键词,词与词之间用分号隔开,中文关键词尽量不用英文或西文符号。
  
2.10 中文关键词后列出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2.11 正文前应列有与中文相对应的英文标题,作者及单位英译名,150-200个英文单词的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
  
2.12 首面脚注附基金项目支持情况及作者简介,基金项目支持情况包括:基金项目名称及类别、项目号等信息;作者简介包括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及E-mail
  
2.13 稿中所附图及表格应放在正文中,文稿中所有图题、图注、表题均为中、英文对照。表格用三线表。
  
2.14 参考文献应是文中直接引用的公开出版物,以20篇左右为宜,其中80%应为期刊或会议论文,50%以上为近3年出版的文献,70%以上为国内外优秀期刊文献。文献全部列于文后,按文内出现的先后次序编号,在文内引用处右上角注明序号。文献著录格式参见《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
  
2.15 来稿文字、科学名词术语和计量单位符号应符合国家现行方案、规范和标准,国家无规定者应合乎专业习惯。
  
3. 本刊对刊用稿件有权作文字性修改、删节。对不能按本刊意见进行修改的稿件,本刊有权不予采用。
  
4. 来稿采用与否,均通知作者,请登陆学报稿件采编系统查询,其信息即时更新。
  
5. 来稿一经刊用,赠第一作者该期学报2份。
  
6. 稿件请严格按照来稿要求和《投稿模版》写作,《投稿模版》可登录学报网站首页下载。
  
7. 本刊对校内校外稿件一视同仁,择优录取,优稿优发。
  
8. 未尽事宜,请与编辑部联系。
  
  
编辑部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新城大街5088号,吉林建筑大学学报编辑部
  
网址:https://jljz.cbpt.cnki.net/portal
          
E-mail:jljzdxxb@jlju.edu.cn
        
电话:0431-84566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