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benqimuci xinwengonggao jingxuanzhuanti guokanliulan wangluoshoufa beiyinpaihang xiazaipaihang liulanpaihang caozuorukou wenbenneirong xiazaizhongxin lianjiezhongxin fangwenliangtongji papernavigation benqimucitupian wangluoshoufatupian beiyinpaihangtupian xiazaipaihangtupian liulanpaihangtupian xinwengonggaosimple xiazaizhongxinsimple lianjiezhongxinsimple jingxuanzhuantisimple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吉林建筑大学

主编:陈雷

出版编辑:《吉林建筑大学学报》编辑部

地址:长春市新城大街5088号

邮政编码:130118

ISSN:2095-8919

CN:22-1413/TU

创刊时间:1984

微信公众号

期刊订阅

“智慧交通”专题征稿启事.jpg “智能建造”专题征稿启事.jpg “低碳-韧性-智能协同驱动下的基础设施创新突破与全生命周期实践”专题征稿启事.jpg 1758507338192(1).jpg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入选“2025北方精品期刊展”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荣获“学术影响力进步期刊”“OA开放获取典范”称号.jpg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被评为“RCCSE中国准核心学术期刊”.jpg
2025年04期
研究论文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安全风险评价

王清凌;陆莹;吕晓峰;周秦秦;王健男;杨猛;

随着智慧工地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普及,智慧工地系统已能为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提供大量真实可靠的信息化监管数据支持。基于智慧工地背景,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集理论与D-S证据理论的多源信息融合施工风险评估方法。首先,从224起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安全事故中提取出能通过智慧工地系统识别到的事故风险因素,按作业人员、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内外部环境4个方面分类,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证据理论将现场监测数据与专家评估进行融合,形成综合风险评价;最后,以南京市某地铁工程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克服了主观赋值的缺陷,能够更为客观地反映施工安全风险,对提高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安全评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025 年 04 期 v.42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3YJA630069); 2023年度江苏省建设系统科技项目(2023JH04004)
[下载次数: 2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轻钢与EPS混凝土组合墙体偏心受压承载力研究

王金雪;刘殿忠;吕林泽;

通过3个轻钢与EPS混凝土组合墙体的偏心受压承载力试验,获得了墙体荷载-挠度曲线,分析了含钢率对组合墙体偏心受压承载力的影响,将试验结果与有限元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组合墙体的破坏形式为挠曲破坏,破坏程度最大的位置为墙体中间部位,越接近顶梁和底梁,其挠度越小。随着含钢率的增大,组合墙体的偏心受压承载力也随之提高,组合墙体含钢率每增加0.1%,极限承载力增长3.7%。该研究可为轻钢与EPS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设计提供依据。

2025 年 04 期 v.4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8238)
[下载次数: 8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绿色纤维圆钢管混凝土柱偏压性能有限元分析

李妍;王恒;

为研究偏心距和绿色纤维对圆钢管混凝土柱偏压性能影响,考虑偏心距和绿色纤维掺量两个因素,利用Abaqus软件对不同偏心距和绿色纤维掺量的圆钢管混凝土柱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共设计5组试件,偏心距为15、30、45 mm,纤维掺入量分别为0%、1%、1.5%。利用Abaqus软件分析得到了两个因素影响下的应力云图与荷载-位移曲线。结果表明,偏心距的增加导致试件的承载力下降,延性增强。在弹性阶段,随着偏心距的增大,刚度不断退化。绿色纤维的掺入减少了核心混凝土裂缝的数量。随着纤维掺量增大,小幅度提升极限承载力而对延性影响较小。

2025 年 04 期 v.42 ; 吉林省结构与抗震科技创新中心绩效评估后补助项目(YDZJ202402047CXJD)
[下载次数: 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高温后机制砂混杂纤维ECC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研究

姜浩;王杨;张云龙;崔津语;

为研究高温后机制砂ECC高性能纤维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和导电性,选取两组不同聚丙烯纤维掺量、短切碳纤维掺量和粉煤灰掺量的混凝土材料制作梁进行高温试验研究,并对这两组配合比梁分别进行高温(200、400、600、800℃)处理,研究不同高温对梁抗弯承载力的影响。试验采用两端简支静力加载方式进行,测量梁的变形以及抗弯承载力,为超高层建筑提供材料保障。同时,测量梁的电阻率,确定混凝土的导电性,使其不仅能作为一种建筑承载材料使用,而且还将在电工、电子、电磁干扰屏蔽、防静电、钢筋阴极保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25 年 04 期 v.42 ;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240304120SF); 吉林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20180201079); 吉林省发改委产业创新项目(2017C050-3); 吉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规划项目(JJKH20210300KJ);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研究开发项目(2023-K-26)
[下载次数: 6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水泥-黏土改良风积沙基本物理特性与力学性能研究

寇永琪;朱春凤;艾化学;肖波;

风积沙的改良研究对公路交通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对风积沙进行颗粒分析试验、比重试验、界限含水率试验、击实试验等,通过CBR试验评价路基土载能力指标,对风积沙中掺入水泥和黏土进行改良,并研究水泥-黏土改良风积沙的基本物理性质。通过对不同水泥-黏土掺量下的风积沙开展渗透性试验,研究其渗透时间、渗透系数因冻融循环次数和水泥-黏土掺量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泥和黏土的掺入,土体最大干密度、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均大于改良前的风积沙,且随水泥掺量增加呈增加趋势,最佳含水率略有降低,水泥、黏土的掺入使CBR值明显提高,土体CBR值因冻融损伤而有效降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降低,渗透系数随之增大。渗透系数随水泥掺量增加而减小。

2025 年 04 期 v.42 ; 吉林省教育厅“十四五”科研规划项目(JJKH20240387KJ); 吉林省科技厅重点科研项目(20220203159SF)
[下载次数: 1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本期统计数据 more>>
2025 03 02 01
2024 06 05 04 03 02 01
2023 06 05 04 03 02 01
2022 06 05 04 03 02 01
2021 06 05 04 03 02 01
2020 06 05 04 03 02 01
2019 06 05 04 03 02 01
2018 06 05 04 03 02 01
2017 06 05 04 03 02 01
2016 06 05 04 03 02 01
2015 06 05 04 03 02 01
2014 06 05 04 03 02 01
2013 06 05 04 03 02 01
2012 06 05 04 03 02 01
2011 06 05 04 03 02 01
2010 06 05 04 03 02 01
2009 06 05 04 03 02 01
2008 04 03 02 01
2007 04 03 02 01
2006 04 03 02 01
2005 04 03 02 01
2004 04 03 02 01
2003 04 03 02 01
2002 04 03 02 01
2001 04 03 02 01
2000 04 03 02 01
1999 04 03 02 01
1998 04 03 02 01
1997 04 03 02 01
1996 04 03 02 01
1995 04 03 02 01
1994 04 03 02 01

基于虚拟化技术的云计算平台架构研究

李刚健;

本文针对目前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与分析了虚拟化技术和云计算模式.根据其自身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化技术(Hyper-v)的云计算平台部署方案.其平台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使虚拟化技术的特点在云计算平台中充分发挥.

2011 年 01 期 v.28;No.92 ; 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吉教科合字2010第114号)
[下载次数: 2,315 ] [被引频次: 183 ] [阅读次数: 14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硅藻土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展望

肖力光;赵壮;于万增;

硅藻土作为一种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由于其具有多孔性、吸附性强、轻质、熔点高、隔热、吸声、折射率低、化学性能稳定等特点,应用十分广泛.笔者主要介绍了硅藻土在填料、助滤剂、农业、建筑建材等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0 年 02 期 v.27;No.87 ;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06BAJ04A16)
[下载次数: 2,700 ] [被引频次: 149 ] [阅读次数: 21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国内外铁尾矿的综合利用现状

肖力光;伊晋宏;崔正旭;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随着矿产资源的大量开发和利用,矿石日益贫乏,尾矿作为二次资源再利用也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笔者介绍了国内外铁尾矿的综合利用现状,以及在建筑材料方面的应用,并提出铁尾矿今后发展的建议.

2010 年 04 期 v.27;No.89 ;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06BAJ04A16)
[下载次数: 2,002 ] [被引频次: 146 ] [阅读次数: 20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污泥处理技术展望

王诗元,崔玉波,王翠兰,荐志远

介绍了国内外污泥处理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并提出选择或开发污泥处理技术的原则

2000 年 01 期 ;
[下载次数: 468 ] [被引频次: 105 ] [阅读次数: 15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数据挖掘方法综述

郭秀娟

数据挖掘方法结合了数据库技术、机器学习、统计学等领域的知识,从深层次挖掘有效的模式.数据挖掘技术的常见方法,关联规则、决策树、神经网络、粗糙集法、聚类方法、遗传算法和统计分析方法被应用到各个领域,数据挖掘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04 年 01 期 ;
[下载次数: 2,304 ] [被引频次: 104 ] [阅读次数: 32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more>>

聚酰亚胺合成及应用进展

李华南;封伟;王挺;

聚酰亚胺不仅具有耐热、耐低温、耐辐射、阻燃和无毒的特性,而且具备优异的机械性能、尺寸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在航空、航天、电工、电子、通讯、建筑和汽车等尖端技术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以聚酰亚胺的分类和主要特性为核心,详析聚酰亚胺的合成方法,阐述聚酰亚胺的国内外应用进展,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2017 年 02 期 v.34;No.12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25306)
[下载次数: 3,591 ] [被引频次: 57 ] [阅读次数: 18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法国凡尔赛宫和中国北京故宫的建筑美学比较

于奇;莫畏;

通过比较法国凡尔赛宫和中国北京故宫在空间布局、建筑体制、建筑材料与结构、建筑装饰与色彩的不同点,从宏观到微观对比两国的宫殿建筑,分析中法文化的异同,试图找出东西方文化的区别.长久以来,作为东西方宫殿建筑史上的杰出代表,中国的北京故宫和法国的凡尔赛宫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两个伟大文化的窗口.不同的文化对"美"的追求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从美学角度对比一下这两座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据相当大比重的宫殿建筑.从而引起人们对建筑美学的思考,对建筑美学有新的认识.

2011 年 03 期 v.28;No.94 ;
[下载次数: 3,421 ] [被引频次: 6 ] [阅读次数: 17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动物农庄》中的黑色幽默

赵宇红;

乔治·奥威尔在他的小说《动物庄园》中,运用黑色幽默手法,将一个极权、泯灭人性的未来社会面貌通过拟人的寓言形式表现出来.其中,讽刺、角色选择时代性、语言的谬论手法,体现黑色幽默的艺术技巧.

2010 年 03 期 v.27;No.88 ;
[下载次数: 3,269 ] [被引频次: 13 ] [阅读次数: 16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硅藻土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展望

肖力光;赵壮;于万增;

硅藻土作为一种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由于其具有多孔性、吸附性强、轻质、熔点高、隔热、吸声、折射率低、化学性能稳定等特点,应用十分广泛.笔者主要介绍了硅藻土在填料、助滤剂、农业、建筑建材等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0 年 02 期 v.27;No.87 ;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06BAJ04A16)
[下载次数: 2,700 ] [被引频次: 149 ] [阅读次数: 21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全球变暖原因探讨

王洪杰;宋晓东;王恩实;

南斯拉夫气候学家米兰柯维奇早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理论,地球轨道三要素(地球轨道的偏心率、地轴的倾斜度和春分点的位置)的自然小波动影响太阳辐射强度,导致地球上的气候发生变化.笔者经过计算得出结论,认为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不仅是大气中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等)的浓度变高所致,也包括因为地球在围绕太阳旋转的过程中,其自转轴相对于太阳的黄道面夹角发生变化引起的.在地球上,由于各种内部(如地震、大风、海潮,甚至火箭的发射等)和外部(如太阳本身、外星球及陨石的冲击等)扰动的存在,这个夹角应该是有变化的.不论这个夹角变大还是变小,积以时日,都会导致地球气候变化.

2009 年 04 期 v.26;No.83 ;
[下载次数: 2,398 ] [被引频次: 6 ] [阅读次数: 16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more>>

科研动态

投稿指南

网站访问量

总访问量: 73,007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