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xinwenxiangqing xinwenxiangqingnew
“低碳-韧性-智能协同驱动下的基础设施创新突破与全生命周期实践”专题征稿启事
2025-07-16      单刊后台管理员

随着“双碳”目标的深化与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加剧,传统基础设施面临低碳转型的迫切需求。建造技术亟需从高碳排放的生产工艺向绿色制备、循环利用升级,从单一强度导向向抗灾韧性(抗震、抗冲击、抗腐蚀)、智能响应(自感知、自修复、自适应)的多功能集成进化,从“建造-服役-报废”的线性模式向“设计-施工-运维-循环”的全寿命周期管理模式转型。在此背景下,基础设施工程的创新已突破传统工程学科的边界,演进为融合材料科学、结构工程、环境科学、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的交叉领域,成为支撑“双碳”战略、重大工程安全、高端装备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为及时总结基础设施在“低碳、韧性、智能”方向的前沿进展、关键技术突破与工程应用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与技术进步,《吉林建筑大学学报》特策划推出“低碳-韧性-智能协同驱动下的基础设施创新突破与全寿命周期实践”专题,现面向国内外广大学者、专家诚挚征稿。

一、征稿范围

本专刊聚焦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基础设施领域中的低碳化、高韧性、智能化创新研究,涵盖工程材料、结构设计、运维管理及工程应用等。征稿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绿色低碳制备与循环利用技术

2、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分析与管理

3、韧性提升建造技术与材料集成

4、智能建造技术与数字孪生赋能

5、重大基础设施实践与先进技术

二、 专题组稿专家

中国矿业大学 袁 永 教授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 王 迪 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刘全涛 教授

西南交通大学 任东亚 教授

重庆交通大学 郭 鹏 教授

三、 稿件要求

1、选题新颖,观点明确:稿件应具有原创性、创新性和学术价值或重要应用价值,反映学术领域的前沿动态或解决实际问题。

2、内容翔实,论证严谨: 研究设计合理,数据真实可靠,分析深入透彻,结论客观明确。

3、写作规范,结构完整: 建议研究论文篇幅在 6000-8000 字左右(含图表、参考文献),符合《吉林建筑大学学报》的写作格式规范(请务必在官网查阅最新投稿指南,具体要求请参照学报网站“下载中心”的“投稿须知”。

4、学术诚信: 严禁一稿多投、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所有投稿将经过严格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审查;稿件应为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的原创作品。

四、 投稿方式

1、稿件须通过《吉林建筑大学学报》投稿系统提交,并选择“低碳-韧性-智能协同驱动下的基础设施创新突破与全生命周期实践”专题进行投稿。

2、投稿须经过《吉林建筑大学学报》编辑部和同行评议专家的严格评审,通过后方可录用并发表。

3、论文格式要求详见《吉林建筑大学学报》最新投稿模板,具体要求请参照学报网站“下载中心”的“投稿格式模板”。

五、 重要日期

征稿截止日期:2025 12 31

六、 联系方式

编辑部电话:0431-84566046(于老师)

编辑部邮箱:jljzdxxb@jlju.edu.cn

学报官网:https://jljz.cbpt.cnki.net/portal

我们热忱欢迎从事道路工程、材料科学、环境工程、土木工程及相关领域研究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生踊跃投稿!期待您分享在低碳-韧性-智能协同驱动下的基础设施创新突破与全生命周期实践方面的创新成果和宝贵经验,共同助力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编辑部

2025 07 12

 

检 索 高级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