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伦理规范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坚持学术出版透明原则,遵循国际公认的出版道德标准,根据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公布的准则,结合本刊实际情况,制定了本刊的出版道德规范和不端行为声明,请各位作者、编辑、评审专家严格遵循以下要求:
作者的道德规范
1. 作者投稿须为原创作品,其内容从未被公开发表过,并且不涉及泄密问题。若发生侵权或泄密问题,一切责任由作者承担。
2. 严格杜绝抄袭、剽窃、伪造、一稿多投等涉嫌学术不端行为。若发生学术不端问题,一切责任由作者承担。
3. 引用他人观点和他人成果要求引用文献并注明参考文献信息。
4. 所有署名作者均符合期刊关于作者资格的要求,署名作者未遗漏任何符合作者资格的人,无署名纠纷,所有作者都知悉并同意该稿件的投稿,并接受期刊的审稿程序。
5. 论文署名及顺序须经过全部作者审核和同意,已经投稿论文原则上在中途不能更改论文署名及排序,确保作者署名的真实性及准确性。
6. 所有署名作者对论文内容均负有责任,包括学术责任和道德责任,不得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将其列入作者名单。
7. 投稿中请注明论文或研究的资助信息,不可提供与研究无关的或虚假的基金项目信息。
8. 不得推荐虚假或有利益关系的评审专家,不得干扰评审。
9. 在投稿、审稿到出版全流程中,作者应按时根据专家及编辑部所提修改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完善。
审者的道德规范
1. 以维护学术诚信、尊重学术自由为原则,及时给出客观公正、详细和具体的审稿意见,不发表有失客观的评语。
2. 对于存在利益冲突或其他有碍做出公正评价的论文,应回避审稿。
3. 对受邀论文因故不能按期完成评审,应及时告知编辑部或推荐其他审稿人,不应私自交给其他人代为评审。
4. 如发现论文存在涉嫌学术不端的问题,应在反馈审稿意见告知编辑,以便编辑部进一步核实。
5. 应遵循同行评议的保密原则,严禁泄露稿件信息和审稿意见等,不得使用和发表所评述稿件得数据、观点、结论等信息。
编者的道德规范
1. 编辑应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遵守学术出版道德及规范,维护科研诚信,公平、公正、及时处理所有来稿,尊重审稿意见,确保稿件高质量出版。
2. 出版对投稿、审稿等各环节资料信息尽到保管、保密的义务,保护作者得稿件信息,保护盲审过程中审稿专家、编辑部其他相关人员得身份信息。
3. 所有稿件经过初步的原创性评估之后,至少转发给两位审稿专家进行双盲同行评审。最终根据评审专家和编委会的评审意见,就论文的科学性、创新性、可读性等对稿件做出接受、修改或退稿的决定。
4. 编辑应回避选择与作者具有利益冲突的专家审阅其稿件,并根据作者的合理要求回避其指定的审稿专家。
5. 编辑应尊重作者研究成果及审稿专家意见。保持审稿记录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对评审、修改各环节的资料进行保密。编辑及编辑部人员除酌情为作者、评审专家、编辑委员会成员提供所需信息外,不得向其他人泄露任何有关提交论文的信息。
6. 编辑有义务及时回应作者针对审稿专家评审意见提出的异议,有效沟通直至达成一致。
7. 编辑对学术不端行为有调查、沟通的义务,已发表论文一旦出现学术道德问题,编辑必须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如果需要,应及时公开地更正、澄清、撤回。
8. 编辑应遵守保密原则,一方面保护作者的稿件信息;另一方面保护盲审过程中审稿专家、编辑部其他相关人员的身份信息。
9. 编辑不得受利益驱使干预评审专家的同行评审过程,确保同行专家独立地给出评审意见。
10. 防范从投稿、审稿到出版全流程中的学术不端行为,由编辑部将涉嫌学术不端问题的作者、审稿人列入不良记录名单,并结合实际情况通过适当方式给予诚信警示。
11. 出版后编辑部发现或作者、读者告知编辑部需要修正的错误,经核实后应及时进行勘误;如发现存在结果不可靠、重复发表、侵权、剽窃、违反科研伦理原则等,应按要求发表撤稿声明。
出版者的道德规范
1. 本刊只报道原创性研究成果。
2. 对已经录用的稿件,若发现学术不端行为,本刊有权退稿,并通告作者单位和相关期刊;对已经发表的论文,若发现学术不端行为,本刊将做撤稿处理,刊登撤稿声明。
3. 论文一经录用,论文整体以及附属于论文的图、表、摘要或其他可从论文中提取的部分的全部可转让的著作权——包括但不限于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翻译权、改编权、汇编权、广播权、展览权独家转让给本刊主办单位。
4. 所有投到编辑部的稿件一经录用会公开发表,未录用稿件,编辑部将全文存档保存,并严格执行保密规定,不泄露未录用稿件的研究内容。
关于涉嫌学术不端问题的声明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关于论文写作中涉嫌学术不端问题的声明
根据我国国家新闻出版署于2019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CY/T 174—2019)》中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明确定义,结合本刊自身实践经验总结,现对论文写作中涉嫌的学术不端问题及相关处理办法作出如下声明:
1.剽窃
不加引注或说明地使用他人的观点、数据、图表、研究方法或结果、文字表述等,由责任编辑与作者核实、沟通并进行修改,若作者拒不修改则进行退稿处理;
2.造假
编造或伪造数据、图表、研究方法、结论、参考文献,提供不实的基金项目信息或作者信息,一经发现直接进行退稿处理并不再接收该论文作者的后续来稿;
3.重复发表
不加引用或说明地,使用自己(或自己作为作者之一)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中的内容数据(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以及不同语种发表的论文),由责任编辑与通信作者核实后进行退稿处理,或待作者从公开数据库撤销原发表文献后重新投稿;
4.不当署名
给未参与研究者署名、参与研究者未署名、 未经他人许可而使用他人署名,由责任编辑与作者核实、沟通并进行修改,若作者拒不修改则进行退稿处理;
5.一稿多投
将同一篇论文同时投给多个期刊,或在已通过专家盲审以及在未接到期刊确认撤稿的正式通知前,将稿件投给其他期刊,一经发现直接进行退稿处理并不再接收该论文作者的后续来稿;
6.无故撤稿
稿件在审理期间作者提出撤稿但未给出明确理由,责任编辑有权追问,并要求提交全体作者亲笔签名的撤稿声明,若后经核查涉嫌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将通知作者单位。
该声明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所有投稿至本刊的论文在审稿期间发现涉嫌上述学术不端问题均按相应办法由责任编辑进行处理,最终解释权归本刊编辑部所有。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编辑部
2025年3月18日
学术不端认定过程
为了加强科技期刊的学术道德标准建设,促进科研诚信,保护读者和作者的权益,维护《吉林建筑大学学报》的科学性、公正性,本刊将严格按照编辑出版流程检测所有提交的论文。具体检测鉴定过程及处理方法如下:
本刊采用中国知网推出的《科技期刊学术不端行为文献检测系统》在论文送审和正式录用前进行两次查重。如果重复率为20%以上,直接进行退稿,重复率为10%~20%,要求作者修改。
同时,本刊会积极关注同行评议中评审专家的意见和读者的反馈,若有涉嫌学术不端的论文,编辑部会将“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图书馆”与全文进行比较,并将邀请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或编委会成员,系统地审查可疑论文,以确认论文的性质和形式,并对论文进行适当处理。